东盟之窗

dong meng zhi chuang

首页 >> 东盟之窗  >> 东盟国家应急管理概况
东盟之窗
东盟国家应急管理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东盟之窗 - 东盟国家应急管理概况
菲律宾
发布时间:2024-06-27 16:55:28|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国家简介

概况全称菲律宾共和国,面积 29.97 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东南部。首都大马尼拉市。人口约 1.1亿人,马来族占 85%以上,华人约 300 万。国民 85%以上信奉天主教,约4.9%信奉伊斯兰教。国语为菲律宾语,官方语言为英语。共有大小岛屿 7000 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 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 96%。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

政治实行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和副总统分别由民选直接产生,任期六年,不得连任。20225月,马科斯当选总统。

经济菲经济属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部市场依赖较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农业和制造业也占相当比重,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深层次问题较多,财政赤字较大,债务负担沉重,失业和贫困问题严重。主要贸易伙伴为中国、日本、美国等。马科斯执政后,将疫后复苏和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聚焦农业、能源等重点领域发展,经济保持较高增速,但也面临高通胀、高债务、高失业率、粮食和电力价格居高不下等问题。2022 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4042.8亿美元,增长 7.2%,人均 GDP3498.5美元

外交对外政策目标是确保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推动社会发展,保持菲律宾在全球的竞争力保障菲海外公民权益提升菲律宾国际形象与各国发展互利关系,菲律宾系东盟重要成员。菲律宾系美国传统盟友,同美国在各方面长期保持密切关系,同时积极发展同其他大国关系

与我关系中菲于19756月建交。建交以来,中菲关系总体发展顺利,各领域合作不断拓展。201811月,习近平主席对菲进行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一致决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二、应急管理情况

自然灾害情况

菲律宾是世界上第三大灾害多发国家,主要自然灾害包括 台风、火山、洪水、山体滑坡、地震、林火、干旱和海啸。菲在 19702020年间经历的自然灾害中,风暴占55%,洪水 25%,山体滑坡 5%,火山爆发 4%,以及干旱和林火等灾害。

菲地处台风带,西太平洋地区近三分之一的热带气旋都在这里形成,是全球风暴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台风是菲最具破坏性的灾害,平均每年有 20个热带气旋进入菲周围海域2013年台风海燕使 2600万人受灾,8000余人遇难。菲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带,板块运动易导致火山爆发

灾害管理体制机制

国家减灾和灾害管理委员会。是菲负责协调备灾、救灾防灾和减灾以及善后和恢复工作的国家灾害协调核心机构,前身为国家灾害协调委员会。菲国防部长担任国家减灾和灾害管理委员会主席,内务和地方政务部长、科技部长、社会福利与发展部长、国家经济发展署署长分别担任负责备灾、防灾减灾、灾害响应、灾后恢复的副主席,其他成员包括卫生部长、农业部长、环境与自然资源部长、教育部长、农业部长、财政部长、贸工部长、公共工程与公路部长、新闻部长、预算与管理部长、交通部长、劳工和就业部长、司法部长、旅游部长、总统办公室执行秘书、总统和平进程顾问、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总参谋、国家警察总长、海岸警卫队司令官、国家减贫委员会主席、菲律宾红十字会主席、住房和城市发展协调委员会主席、气候变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民防办公室主任以及来自保险系统、地方管理机构、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各位代表。

国防部。下设民防办公室,是国家减灾和灾害管理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和秘书处,负责管理国家民防和灾害风险防治计划,就减少脆弱性和风险的战略方法和措施提供指导。民防办公室设军队协调中心,在受灾时启动,救灾期间发挥控制和协调作用。民防办公室还负责与国内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等进行协调。政府于2007年建立国家人道主义任务协调结构,规定了政府相关部门在灾中和灾后的职责。2014年,为应对台风黑格比,菲政府建立8个应急任务组。菲军队为其他政府机构提供后勤、通信支持并领导救灾指挥任务组。

社会福利和发展部。下设灾害应对援助和管理局牵头灾害应对,负责规划、协调和领导紧急救灾工作,提供技术援助和资源、难民营协调和管理,向受影响人口提供食品和物资。

(三) 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

2010年《国家灾害风险防治法》。该法案规定,国家减灾和灾害管理委员会是负责协调、整合、监督、监测和评估的最高决策机构。民防办公室的任务是管理国家民防管理计划和减灾管理计划。《2010年国家灾害风险防治法》规定了国家减灾和灾害管理委员会的指导政策,国家、区域和地方减灾和灾害管理委员会的权力和职能,要求在每个镇设立地方减灾和灾害管理办公室。

2011—2028年国家减灾和灾害管理计划》。包括防灾和减灾、备灾、灾害响应、灾后恢复和重建四个专项规划,规定了区域、省、市、镇各级政府的职责及相关要求。

菲律宾制定《水文气象灾害国家灾害应对计划(2014年)》、《国家地震和海啸灾害应急计划》、《武装部队人年)》、道主义援助和救灾计划 2016年)》、《大马尼拉地震应急计划》《核生化放国家行动计划》等计划,以更好地响应自然灾害和紧急事故。

(四)防灾减灾

菲律宾政府从应对台风海燕中吸取教训,将灾害管理工作重点转到减少灾害风险和备灾上,强调预警系统、明确疏散点、预先部署的援助和教育、在更安全地点建造住房及种植作物的重要性。自台风海燕发生以来,预警效率在菲律宾明显提升。其中,菲科技部负责预警系统的监测和预报,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负责提供热带气旋警告、洪水警报及天气预报,火山和地震研究所负责减轻火山爆发、地震以及海啸影响的研究。

(五)应急响应

军队是菲主要应急响应力量,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在救灾工作中发挥核心骨干作用。灾害发生时直接建立地区指挥部,用于指挥本地和支援部队参与搜索和救援、救济、重建和恢复的实地行动。主要职能包括开展搜索、救援和打捞任务,疏散受灾社区居民,协助运输救济物资以及救援队和医疗队,向国家减灾和灾害管理委员会和其他机构提供资源和人员支持,协助警察恢复和维持和平与秩序,协助恢复政府职能,回应地方政府部门的援助请求。

(六)安全生产

劳工与就业部。菲劳动领域的主管机构,使命是促进就业机会和人力资源发展,保护和促进工人权利与福利,促进和维持行业和平。下设4个局,即工作环境局、劳工关系局、地方就业局和特殊关注工人局;7个司,即规划司、人力资源开发司、财务司、内部审计司、信息与宣传司、行政事务司和法律司;16个区域办公室和8个附属机构,其中附属机构包括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职业监管委员会、国家仲裁与调解委员会、国家工资与生产委员会、雇员赔偿委员会、职业安全健康中心、劳工研究院、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局。其下属工作环境局和职业安全健康中心负责菲安全生产工作。其中,工作环境局负责工作条件相关法律在管理和实施方面的政策与方案制定以及咨询职能,设政策和计划发展处、劳工标准审查和投诉管理处、项目管理和技术支持处。主要任务包括:制定劳工标准有关的政策并启动立法;促进执法工具使用标准化,为监察系统赋能确保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发展和维持企业在工作场所自我管理安全和健康的能力;提高小企业实施有效方法改善工作条件和生产力的能力;就职业安全健康实践向公众提供信息和建议。职业安全健康中心是菲职业安全健康主管机构,通过政策法律、研究、培训、信息交流、技术服务和服务网络等履行职业安全健康职责,营造健康和具有良好保护的工作环境,下设安全管控处、健康管控处、环境管控处、培训与公共信息处、财务与行政管理处、技术支持处和地区分管部门。该中心主要职能包括: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持续学习和研究;规划、制定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培训计划;促进职业安全健康信息、方法和技术的信息交流,建立信息传播机制;作为官方认证机构测试和制定个人防护设备及其他安全设备标准规范;协助其他政府机构制定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政策与标准,制定职业病预防技术指南。

三、与我应急管理合作

目前双方主要在东盟框架下开展灾害管理领域交流合作。20232月,菲国防部政策发展和规划主任泰科线上参加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协调人会议。


主办单位:广西应急管理学会

邮箱:gxyjglxh@126.com

联系电话:19077460961

CopyRight © 2024 广西应急管理学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4024442号-1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视频号
微信
邮箱
电话
19077460961
顶部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